浅析 URL

URL (统一资源定位符) 1. URL 包含哪几部分,每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1. 协议:规定请求以及响应具体过程的实现带有s则数据会被加密 2. 域名:由域名管理系统(Domain Name System)管理主要方便于人类记忆(相对于IP),跟公网IP绑定 3. 路径:当前路径页面 4. 参数:搜索关键字 5. 锚点:当有锚点时,浏览器可视窗口到元素ID为vue 上方图中的意思是:你我遵循 https 协议,我要访问 xiedaimala.com 去路径为 search 提供的搜索功能,搜索关键字“前端”。这是请求的部分。 xiedaimala.com 服务器会遵循 https 协议来解析请求。并且响应给我,然后浏览器会根据锚点去搜哪个元素的 ID 相等锚点 2. DNS 的作用是什么,nslookup 命令怎么用 DNS的作用在于,当用户输入地址 xiedaimala.com,会先到DNS服务器询问xiedaimala.com 这个域名相对的IP 是多少? DNS解析后响应一个的IP。 nslookup命令是查询域名相对的IP是什么例如:在命令行输入nslookup xiedaimala.com 会得到这个域名的IP 3. IP 的作用是什么,ping 命令怎么用 IP分公网IP和内网IP。公网IP是你能上网的凭证,公网IP的作用是链接其他公网IP的身份凭证,例如:你要访问 baidu.com。首先你得有一个公网IP(由网络服务商提供服务)。baidu.com就知道是谁来访问啦。内网IP由路由 器分配的,管理终端一般由198.168.x.x开头 ping 命令要在命令行内配合域名/IP使用.例如: ping baidu.com 。主要目的是否能通过IP链接到主机。过程 中会发送数据包,主机是否由响应 4. 域名是什么,分别哪几类域名 要说域名是什么,得先说起IP。IP的存在是给每个终端分配的一个名字,IP是一串数字。但是一串数字不利于人类 记忆以及传播更不容易发生联想。域名是由字符组成显然优于数字。域名对应着IP。当我们访问某个域名时,也可以说访 问某个IP。 分别有顶级域名、一级域名以及二级域名例如:.……

阅读全文

JavaScript的诞生

JavaScript 1. 1994年底一家名为网景公司发布第一个版本的网页浏览器Mosaic Netscape 0.9。 四个月内抢占当时浏览器市场份额四分之三,成为90年代互联网的主要浏览器。当时的网页只是静态页面的浏览,没有交互能力。网景预见到未来网络需要变得更加多态。 2. 1995.4 身为网景的程序员布兰登·艾克目标是把Scheme语言嵌入浏览器内。但在这之前浏览器就已经支持java。内部争论中,网景决定发明一种跟Java在语法上有相似的语言,这个决策导致把Perl、Python、Tcl或Scheme排除在外。 3. 1995.5 艾克受命于此,仅仅花了10天时间就把原型设计出来了。最初命名为Mocha,9月分更名为LiveScript。同年12月改为JavaScript(当时网景公司跟Sun公司组成的开发联盟为了让这门语言搭上Java这个编程语言的热度)当时Sun公司大肆宣传Java”一次编写 到处运行” 4. 由于当时仓促的时间设计,语言的一些细节考虑的不够严谨,后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,JavaScript写出来的程序混乱不堪。总的来说,他的设计思路借鉴以下语言: (1) 借鉴C语言的基本语言 (2) 借鉴Java语言的数据类型和内存管理 (3) 借鉴Scheme语言,将函数提升到”第一等公民(first class)“的地位 (4) 借鉴Self语言,使用基于原型(prototype)的继承机制 5. 标准化 在1996年11月,网景公司向ECMA(欧洲计算机制造协会)提交语言标准。 1997年6月,ECMA以JavaScript语言为基础制定了ECMAScript标准规范ECMA-262。 JavaScript成为了ECMAScript最著名的实现之一 所以,Javascript 语言实际上是两种语言风格的混合产物—-(简化的)函数式编程+(简化的)面向对象编程。这是由 Brendan Eich(函数式编程)与网景公司(面向对象编程)共同决定的。 JavaScript 的十个设计缺陷 由于上文得知,JavaScript是在十天内设计的。所以因为时间的原因造成的一些缺陷. 上文提到JavaScript语言是函数式+面向对象的混合产物,这是在那个时代是属于先例开创先河了,得自己摸索着 前进.还有由于竞争的环境,当时微软公司推出自己的脚本语言Jscript,由此网景公司在当时处于不利于自己的 处境,先下手强,申请JavaScript国际标准,打压微软.1997年6月第一个国际标准ECMA-262正式版权(). 你想象一下这个过程当中从设计到标准,时间太快了.这门语言还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国际标准就问世了,当然这 也是迫不得己,相比之下其他语言将近几十年的市场检验,才发布国际标准. 1. 不适合开发大型程序 Javascript没有名称空间(namespace),很难模块化;没有如何将代码分布在多个文件的规范; 允许同名函数的重复定义,后面的定义可以覆盖前面的定义,很不利于模块化加载。 相对于 C 语言,一个函数名只能出现一次。 2. 非常小的标准库 Javascript 提供的标准函数库非常小,只能完成一些基本操作,很多功能都不具备。 怎么形容呢,大概就是你活在原始部落(当时 JavaScript),跟现代化城市的对比。……

阅读全文

css基础

css 基础 文档流(normal flow) 文档流里有块、内联以及内联块 1. block(块):可自行设定宽度(width),高度(height)(不设定情况下,由内部文档流决定)并且独占一行 2. inline(内联):由内容限定宽度,高度由 line-height 间接确定(跟 height 无关).跟其他内联占满一行(多余另起一行) 3. inline-block(内联块):可自行设定宽度以及高度,但具有内联特性(不会独占一行)又具有块的特性(块不可分离) 注意要点: width and height 默认是:auto(自动伸缩); width 不可写:100%(会有 bug); 当内容大于宽度或者高度时,会发生溢出。overflow属性默认:visible(显示溢出部分)。hidden(溢出部分隐藏),auto(根据实际宽度和宽度出现滚动条),scroll(不管是否溢出直接除滚动条).当前是overflow:auto; 块级元素里没有content,height为0 脱离文档流 会使当前容器脱离父容器,父容器的宽高度计算则忽略有以下代码的子容器 position:absolute/fixed; or float:left; 盒模型 content padding border margin 共有 4 层。内容+内边距+边框+外边距 两种盒模型 1. content box(内容盒) 内容就是盒模型的边界 2. border box(边框盒) 边框就是盒模型的边界 margin 合并 当上下都有 margin 时(没有 border 等等),外边距会合并。 父子合并(最上父子 margin 和最下父子 margin) 兄弟合并(相邻的 margin 也会合并) 以上情况都是在 Margin 和 Margin 之间没有其他属性存在,才会合并……

阅读全文

vim命令参考笔记

切记!切记! 一切命令皆在英文状态输入! 在命令行内输入 vimtutor 自带的 vim 教程 vim 的基本操作 进入:vi or vim 一> enter vi 文件名 enter or vim 文件名 enter 进入文件编辑 退出:ESC 一> : 一> q 一> enter 即可 q! 强制退出:丢失文件的改动 wq 保存退出 编辑:在普通模式下 i &在当前光标下,即会进入编辑模式/插入模式 I 则会在行的开头进行编辑模式 a 在当前下一个光标,即会进入编辑模式/插入模式 A 则会在行尾的进行编辑模式 移动: 数字 w (number word) 移动几个单词开始处 数字 e (number )移动几个单词的结尾处 删除: 在普通模式下 x 就会删除当前光标后面一个 dd 删除一行(可选参数:number delete delete 意味着连续删除几行) dw (delete a word) 删除单词 or 一串中文字符,须在单词 or 一串中文字符的起始处,删除后会到一下单词起始处 db (delete back)删除单词 or 一串中文字符,须在单词 or 一串中文字符的结尾处 di+() or {} (delete in () or {}) 删除 {} or () 内的字符,须在 () or {} 内 da+() or {} (delete at () or {}) 删除包括 () or {} 的字符,须在 () or {} 内 dit (delete in tag 删除标签内的内容) dat (delete at tag 删除标签包含内容) d\$ 从当前光标删到航末尾 de 从当前光标删到单词结尾 d number w (delete number word) 删除多个单词 删除修改: ci+ t or () or {} or <> (change in tag or () or {} or <>) 删除<> </> 包含的内容并且进入 insert 模式 ca+ t or () or {} or <> (change at tag or () or {} or <>) 删除标签包含你内容,并且进入 insert 模式 撤销:在普通模式下 按住 u 即会撤销上一次修改 number u (number undo 撤销多次) U 可撤销整行的修改 还原:在普通模式下 按住 ctrl+r 就会还原上一次撤销 number ctrl+r (可多次还原上一次修改) 复制:按 v 进入复制选取模式,选择 按 y 可复制 粘贴:在普通模式下,p 可直接到下方粘贴。 P 是粘贴到上方 快速上下翻页 ctrl+d (向下翻半页) ctrl+u (向上翻半页) 光标移动 k (上行键) l (右移) j (下行键) h (左移) vim 有四种模式 按 ESC (处于正常模式 normal) 按 i (处于编辑模式 insert) 按 : (处于命令行模式) 按 v (处于复制选取模式) 基本单词 quit (退出) write/read (写/读) yank (复制) paste (粘贴) delete (删除) change (修改) line (一行) find (查找) word (单词) forward/backward (前进/后退) up/down (上/下) insert/append (插入/附加) undo (撤销) redo (还原) ……

阅读全文

HTML 重难点

a 标签 1. a 标签属性 href 网址:href=“https://www.google.com" or href=“http://www.google.com" or //google.com 路径:href=“/a/b/c.html” 伪协议:href=“javascript:alert(1);” (value 要小写,点击会执行 javascript 代码) or javascript:;相对于页面来说,不会有视觉上的刷新 ID 当某个标签有 id 之后.例 :id=“xx” href=“#xx”.会定位到 id 为 xx mailto:href=“mailto:460046653@qq.com” ; tel:href=“tel:11 位电话号” ; 点击时会打电话 总结:可跳转到其他页面,可跳转到子页面,可跳转到邮箱、电话. target _blank :target 取值为:_blank 空白页面打开 _top :在 iframe src 属性链接的页面里,a 标签 target 设置_top 会在最顶页面打开 _parent:在父级页面打开跳转页面 _self:target 取值为:_blank当前页面打开 window.name:target=“xx” 指定窗口(如果没有会新建一个窗口(在空白页))为打开 iframe.name:指定在 iframe 标签打开页面:当 iframe 属性 name 为:xx。 a 属性 target=“xx” 则会在 iframe 页面中打开跳转页面……

阅读全文

HTML常用标签

HTML常用标签 1. a标签的用法 最基本的属性是跳转到其他页面 达到target有_blank _top _parent _self herf:可以设置为网址如:google.com 子页面路径等等。可以跳到邮箱 还有id设置为#点击到某某id。设置为#。点击可以到页面top a还可以下载当前页面 2. img标签的用法 最基本的用于图片展示,可以设置图片的大小,如果图片加载失败可以又文字代表图片含义 3. table标签的用法 用作于表格展示。是具有网格的标签。使用table时,默认每个单元格之间有间隙。设置table的collapse 4. 其他感想 感觉看完视频,跟着敲完代码。标签和一些用法就会忘记。我觉得单单这样写blog还是不够。希望接下来继续总结归纳 ……

阅读全文

html入门笔记1

1. HTML 是谁发明的 蒂姆·伯纳斯-李(简称李爵士) 2. HTML 起手应该写什么 emmet 插件:英文状态下输入“!” 回车 or tab 即可 3. 常用有的表章节标签: H1-H6(数字越小字体越大) section(章、节) article(文章) main(主要的) aside(旁边的) p(段落) header(头部) footer(脚部) div(划分 块级元素) 4. 全局属性有哪些? class (引用 css 以.开头的样式) contenteditable(在浏览器可以编辑) hidden(隐藏) id(主要在 js 里,调取标签可用) style(内联样式) tabindex(增加用户体验多元化) title(增加可读性) 5. 常用的内容标签有哪些,分别是什么意思 a(anchor 超链接):用作跳转其他页面 ol+li(ordered list 有序列表):带有数字的列表 ul+li(unordered list 无序列表):以·开头的列表 dl+dt+dd(description list 描述列表) pre(输出默认格式) hr(水平线) br(回车) em(强调语气,以斜体展示) strong(重要强调,以加粗展示) code(代码标签) quote(引用) blockquote(独自占一行块引用) ……

阅读全文

hugo从入门到建站

hugo 快速创建 blog 教程 第一步:下载 hugo 下载地址 1. 选择文件名为:hugo-版本号-系统-32bit/64/.zip 根据系统选择对应的 例:windows-64 位:hugo_0.57.2_Windows-64bit.zip 2. 解压文件到你所知道的目录(路径你要知道,等下要用)。你会得到一个 hugo.exe 文件 3. 把执行命令放到 path 变量,先复制 hugo.exe 的路径;右键桌面我的电脑-属性-高级系统设置-环境变量-下面框框里(系统变量)-双击 Path-新建-粘贴-有确定就点确定。 自检:重新打开 cmder(相关命令行工具)输入 hugo version(你会得到一个版本号) 如果没有成功重新检查以上步骤! 恭喜你,下载完成! 第二步:利用 hugo 快速搭建 blog 框架 1. 创建建站根一个目录() 2. 该目录在 cmder()打开 3. 地址栏输入网址,回车进入;点击 quick start: hugo 官网 4. 从 step2 开始 复制-打开 cmder(一定要在第一步创建的目录里)-粘贴-回车 5. step3 复制-打开(cmder)-粘贴-回车 本地仓库初始化和下载自带模板 6. step4 复制-打开(cmder)-粘贴-回车 创建 blog 目录(posts 目录存放 blog)和第一个 blog 文件以.md 为后缀 可以自己写点什么,注意时间不要来自未来!……

阅读全文